43

1 在全面抗戰之前,日軍的確有按照中央部的指示。 根據資料一當時中央部的策略為「希望國民政府陷入混亂,並建立多個政權」,資料二中就顯示出當時日軍扶植的兩個政權, 包括扶植清廢帝溥儀所建立管理東三省的「偽滿洲國」及扶植漢奸殷汝耕所建立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資料一又指出這樣做的目的為令到「日本色彩在中國濃厚起來」,在上述的兩個偽政權當中往往在軍政大事上都由日本人直接擔任或對日本政府馬首是瞻, 又會在教育上提倡「皇民化」,例如在教學必修課上加入日語課程。

2
根據資料三,當時日軍所面對的困境主要是戰線越拖越長,泥足深陷,戰損比和戰爭成果逐漸失衡,但前期的投入過大又引致到無法即時抽身,邁入進退兩難的局面。日本為解決上述情況,遂執行以下幾個措施:

首先,建立在地化的援日武裝。由於日本當時的兵員除要應付中國內地的戰爭外,到後期還需要應付東南亞及太平洋各處。 所以為求彌補士兵上的不足,除去進一步擴大自己國內的徵兵外,又會開始建立各種由偽政權或日本軍官所負責的在地化援日軍隊,例如「皇協軍」及「偽滿洲國軍」。希望藉著招募本地人作為軍隊, 達到以華制華的目的,增加對淪陷區域的控制力度。

其次,「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拆分開來,就是「殺光,燒光,搶光」。以殺光來對當地人民進行遷徙及達致殺雞儆猴的作用,又以燒光去對民間自發的抗日組織或武裝進行掃蕩, 再以搶光獲得軍需資源。藉著三個政策以求盡可能掃蕩佔領區內的抗日勢力,令佔領區內人民屈服,再去補給當時逐漸供應不上的日軍。

最後,在佔領地內實施物資配給制。以當時的香港為例,油鹽米等民生必需品就成由佔領區政府實施每日配給,需要藉著良民證去米站取米,並將這些民生必需品的民間交易視為非法。藉著此政策,盡可能地將資源運輸去給前線的日本軍,逐漸將當地的資源剋扣起來。因此,在後期戰爭進一步深化資源更加緊張時, 日本甚至會派發蘿蔔取代白米。

3
我同意,原因如下:

首先,中國「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有效消耗日本的進攻。由於日本本身屬於島國,資源較少, 要運營一次對中國甚至對整個東亞的戰爭其實內耗極大,日本政府實際上已將全國超過七成的資源用於戰爭。顯然地,如果其在佔領區內無法及時獲得戰爭補給,戰損比就難以達到平衡,所以不宜久戰。中國正正就抓住這一點, 藉著誘敵深入一舉殲滅的策略,盡可能與日軍拖延,再趁著敵方筋疲力盡之制一舉反擊。

其次,中國的遊擊行動令到日本分身乏術。 中國當時除了正規軍外,又私底下大規模建設敵後遊擊隊。這令到日軍處於一種腹背受敵的狀態,難以完全對兩方進行兼顧。然後這些民間武裝又多數和正規軍隊有聯繫,例如港九獨立大隊就多次提供情報與在港的英軍服務團。最終,日軍士兵開始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質素高有實戰經驗的士兵消耗殆盡,往後交接的新兵實戰經驗不足。 正如資料三所說「泥足深陷,進退維谷」,戰線太多又難以整合,招致失敗。

最後,中國尋求對外援助的方針亦得到成功。以代號「六分儀」的開羅會議為例,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承諾向中國軍隊提供大量槍支裝備。又以當時位於香港的地區戰略為例,遊擊隊除在山區或郊野原新界一帶進行遊擊作戰,亦會向美軍或英軍服務團提供情報,互相配合。 令到日本侵略軍除要面對中國本土的抗日力量,又需要面對其他國家的抗日力量,逐漸變成以一國敵諸國的困局,失敗亦在所難免。

除非特別註明,本頁內容採用以下授權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